第51章-《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[年代]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◎“有好消息!”◎
    宁荞期待着今年的十月,  心心念念那个在原剧情中出现过的好消息。
    家里的书本堆成山,弟弟妹妹们跟着小嫂子实现了看书自由,不管有没有对念书上心,  每天坐在书桌前,  总能学到一些知识。
    邱慧心再在小院里碰见宁荞时,不像之前这么局促了,偶尔还会和她聊上几句。
    一开始,她确实是将宁荞当成救命稻草一般,  希望宁荞能帮自己指明前路。但宁荞并没有过多插手他家的事,就算提醒,  也是点到为止,  于是慢慢地,邱慧心知道想要摆脱眼前的困境,  只能靠自己。
    邱慧心是疼爱小丫的。当时她要结婚,婆家人要求她将小丫留在老家,由他们照顾,她死活不同意,即便村里多少人来劝她带着“拖油瓶”将来的日子更受罪,也没能让她改变自己的想法。邱慧心知道,婆家人想将小丫留下,  只不过因为小丫是她前夫留下的唯一骨肉,不愿意被小丫被带到外人家而已。可如果留在村子里,小丫的日子过得会有多难?他们不会让她念书的,  小小年纪就下地挣工分,  挣得少也没关系,  好歹能换一些粮食。等到小丫再大一些,  他们就会开始给她物色对象,  外表、年龄都不是关键,关键是人家得出得起彩礼,价高者得。
    邱慧心光是那样一想,就不寒而栗,因此毫不犹豫地拒绝将小丫留在婆家。而村里那些人说的“拖油瓶”,她也不同意,小丫是她唯一的亲生闺女,不是拖油瓶。
    一直以来,邱慧心都为自己的闺女着想,试图让她吃饱、穿暖,过上好日子。可嫁到汪家之后,因为她心态的转变,却让小丫受了不少委屈。
    她害怕得罪汪刚毅和他的孩子们,就让小丫能忍就忍,毕竟小丫不是亲生的,怎么可能和汪家真正的小孩一样。
    幸好,宁荞提醒了她。
    宁荞将她从无底线的忍让与纵容中唤醒。
    吃过那个鸡腿之后,邱慧心还是一样,好好过日子。只不过,过多的退让只会让大毛和茹茹得寸进尺,更让汪刚毅认为理所应当。
    作为后妈,她会做好自己的本分,可汪刚毅同样是后爸,他做到对小丫视如己出了吗?
    这段时间,邱慧心和汪刚毅,开始就孩子们的问题进行磨合。
    从前汪刚毅觉得她没见过世面,就是会干活,在带孩子方面能给自己搭把手。真正了解她的内心想法之后,沉默了许久,最终还是听进去了。
    对待大毛和茹茹,邱慧心凭着自己的良心,不会刻薄苛待他们,可如果孩子们确实错了,还是得教训。
    否则真养歪了,长大后就很难再掰回来。
    大毛和茹茹感觉到后妈对他们没有以前那样唯唯诺诺了,一开始比着鬼脸说后妈就是后妈,可孩子们都是有眼力见儿的,逐渐也开始适应。
    汪家一家人的生活,终于步上正轨,虽然离亲密无间的温馨氛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,但确实比这一家子刚搬到海岛时要强多了。
    好歹不再像之前那样闹哄哄的。
    -
    江珩和宁荞都觉得,这个暑假很漫长。
    可对于江家的孩子们来说,暑假真是一溜烟就过去,转眼到了开学的时候。
    新的学期,江果果成为四年级的小学生,江奇也上初二了。
    江源升上初三,新的烦恼是,到时候如果考不上高中,自己难道就真要下乡吗?
    小嫂子有意无意地告诉他,下乡成为知青是很辛苦的。如果他不想下乡,就必须考上高中,等高中毕业后,找工作也能顺利一些。
    江源嘴上说着自己不怕苦不怕累,可他小嫂子也不知道为什么对知青生活这么了解,说得一套一套的,吓得他不轻。
    于是课堂上的江源,打起了精神。
    自从上个学期和夏月明闹翻了之后,这个学习的江源,已经不再和她说话了。
    谁让她笑话他的学习成绩?
    江源坐在课桌前,翻开书本,和夏月明保持一定的距离,不搭理她。
    但很奇怪,过去的夏月明活泼开朗,他不理她,她就会跑来招惹。这一回开学后,不管哪一节课,她始终趴在书桌上,像被霜打了的茄子似的,蔫儿了。
    “你怎么了?”江源问。
    夏月明继续趴在书桌上,不说话。
    只是眼眶红红的。
    江源戳了戳她的胳膊:“你上课不听讲,就上不了高中了。”
    夏月明发着呆,神色惆怅。
    江源很好奇,缠着夏月明问了一整天,问她究竟怎么了。
    “被你爸妈骂了?”
    “还是你姐欺负人?”
    “哦,我知道了。是不是因为你姐要出嫁了,你舍不得?”
    夏月明不搭理他。
    毕竟当了两年同桌,江源平时嫌夏月明烦,可现在她真不说话,又开始担心。
    等到放学之后,他背上书包,快步跟上夏月明的脚步。发现她停下步伐,回头张望时,他也顿住脚步,躲进人群中。
    再过了一会儿,夏月明重新出发。
    江源也再次追上她。
    从楼上初二教室下来的江奇,在后边喊着:“二哥、二哥!”
    可他二哥没回头。
    江奇皱皱眉,跑得比兔子还快,这是怎么了?
    江源跟着夏月明出了校门。
    夏月明的父母都是岛上工厂里的工人,双职工家庭。她家还有一个姐姐,平日里姐妹俩争吵是常有的事,可要说感情,也是真的好。
    江源能理解这样的手足情,因为在上辈子,他和江奇也经常打得彼此鼻青脸肿,等回过头,兄弟俩又勾肩搭背,好得像一个人似的。
    他猜测夏月明是因为她姐要出嫁的时哭鼻子,可隐隐约约又觉得,事情没这么简单。
    夏月明走在回家的路上,弯弯绕绕的小道不少,她时常停下来张望,又抱紧书包,神色匆匆地前行。
    江源跟了一路,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多管闲事了?
    可就在他准备回家时,忽地看见夏月明蹲在巷尾的地上,双手掩面,开始抽泣。
    江源迟疑片刻,还是决定继续跟着她。
    也许他的同桌,是需要的。
    江源在上下学时与夏月明同行,只不过是一前一后,夏月明根本没发现。
    坚持跟了三天之后,江源一无所获。他想了想,决定还是将这件事告诉老师,或者哥哥和小嫂子。他们是大人,应该可以帮到夏月明。
    可就在他决定放弃的那一天,放学回家的路上,夏月明被人堵住了。
    堵住她的,是一个二流子,头发不短,尤其是额间的头发,都已经长得遮住眼睛。
    他用小拇指指甲拨开自己的头发,单手撑住墙,另一只手伸出来,在夏月明面前晃了晃。
    幽静的小巷,渐晚的天色。
    夏月明整个人瑟缩在墙边,颤抖着手,想要打开书包,可好几次都没成功。
    二流子不耐烦了,抬起手想要扇她,可手却在她脸颊旁边顿住,轻佻地说:“长大给我当媳妇,哥哥一定好好疼你。”
    这二流子,就是岛上村子里一个四十来岁都没娶着媳妇的老光棍,哪里是什么哥哥。
    夏月明害怕,同时伴随着自嘲一般的认命。
    等了这么多天,这一刻还是来了。
    和上次一样,和暑假里的大多数时候都一样,她被二流子缠上,对上的威胁很吓人,她只是一个小女孩,不敢告知家长,就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自己的零花钱。
    可对方很贪心,现在已经瞧不上她的零花钱,让她回家去偷。
    而且这一回,他嘴巴里还说了很多不干不净的话。
    夏月明不敢求救,这附近人很少,她怕尖叫声非但没能引来救自己的大人,相反,还激怒了对方。
    她颤抖着手,将书包里的钱拿出来。
    “就这么一点?”二流子目露凶光。
    夏月明解释家里的钱都是爸妈收好的,可对方忽地一伸手,死死扣住她的下巴。
    十四岁的小丫头,出落得亭亭玉立。
    这二流子眯起眼睛,现在还太早了,要等到晚一些,天色彻底黑下来,才好下手。
    夏月明意识到不对劲,这一次,他并不是拿了钱就走人。
    她要逃,却逃不开,两边脸颊被死死掐着,感受到疼痛。
    她尖叫,可迎来的却是劈头盖脸的一个耳光。
    夏月明被扇懵了,惊恐地睁大眼睛时,视线越过面前满嘴黄牙的二流子,望向奔跑的少年。
    江源本来想放弃的。
    可后来他还是觉得,也许再坚持一天,能帮到同桌,因此他照着夏月明回家的路,找了过来。
    来得晚了,可迟到好过不到。
    “砰”一声重响,江源拿起巷子角落一块石头,狠狠地砸向二流子。
    大哥说,拳头之外还有拳头。
    但必要时刻,拳头还是得用,而且得有勇有谋地用。
    二流子的后脑勺一阵疼痛,转身捂着头时,被一个陌生少年飞踢了一脚。
    江源砸人踢人时,下了死手,眼中显露出的狠劲,与他平日憨厚纯良的模样截然不同。
    可他还记得大哥说,什么叫有勇有谋。
    这二流子看着很壮,他们只是两个孩子,加起来年纪还没对方大,在这荒无人烟的小巷,不能和他对着干。
    “跑!”江源拽着夏月明,往小巷外奔去。
    夏月明的眼泪在眼圈里打转,指着另一个方向:“我家在那边。”
    “我们去派出所。”江源说,“报公安!”
    -
    江源在派出所的消息,是江珩告诉宁荞的。
    家里小院种了树,媳妇让他照料打理,江营长正在院子里浇小树苗,派出所侯所长让人来了一趟,喊他去接江源。
    公安同志说完,匆匆离去。
    江珩便回屋,让宁荞陪着自己一起上派出所一趟。
    听说这事时,宁荞在喝水,被白开水呛到,咳个不停。
    江珩帮她拍了拍背:“慢点。”
    宁荞站起来:“还慢呢,快走呀!”
    宁荞脚步匆匆,在前面走得飞快。
    一路上,她想着原剧情中对江源的描写。在她来到海岛之前,江源经常打架,大院里的婶子们都说这孩子做事不知轻重,迟早得吃牢饭。
    虽然宁荞并不认为以江源的人品,会走上违反犯罪的道路,可他不知轻重是事实。如果因为一个不留神,错手伤人……他会不会重现原剧情中锒铛入狱的凄凉下场?
    她实在是不敢想。
    大院离派出所有点远,宁荞一边走,一边回忆原剧情中有关于江源的情节,发现他的戏份少得可怜。
    毕竟他们是炮灰一家。
    等走出大院好一会儿,宁荞才想起问江珩,他知不知道江源为什么会进派出所。
    可回头,江珩压根不在身边。
    片刻之后,他的自行车追上来。
    江珩也不知道宁荞为什么走得这么快,他在后面叫她,她没听,心无旁骛走出老远的距离。
    走着去派出所,什么时候才能到?江珩回家拿了自行车钥匙,去车棚取车,追上她。
    赶上来之后,江珩让她上车。
    宁荞坐到后座,拉着他的衣摆:“江源怎么了?”
    “见义勇为。”
    宁荞:?
    “啊?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