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由高仪开口说道:“早就听闻元辅乡里熟人在南熏坊开了家酒楼,前番我也携妻去过一趟,菜肴做的确实不错。今日时辰也差不多了,不如我等一同过去,待用过饭,再回来料理事务?” 自前不久皇帝不朝后,到现在皇帝竟然真的没有参加过一次朝会。 文华殿的朝会不来。 朔望日的朝会也不来。 就连御门听政都能停罢。 谁都知道高拱心里憋着一团火。 只是自从那日在文华殿,当面差点就要痛击那内官腾祥后,他却一直都没有发作。 几人私下里趁着高拱不在的时候,也议论过这事。 说到底,这件事错的还是皇帝。 但他们为臣者,又如何能置喙皇帝? 劝谏的奏疏不是没有呈上去过,可皇帝一样样的留中不发,反倒是还不年不节的赏赐了些宫里的物件。 继续上疏劝谏? 这是自然的。 如今他们几个人,基本是轮流隔着一两天就会上一道奏疏,劝谏皇帝应该勤勉政事。 但也只能做这么多了。 除非是想要将君臣关系闹得不可开交,他们授意朝中的科道言官、宪台御史们一起上疏劝谏。 甚至是示意满朝文武一同上书。 可那样,朝堂之上势必又会惹出无数风波来。 莫要忘了,当年的左顺门惨案,还近在眼前呢。 那时候也是无数的科道言官上疏给先帝,逼的先帝怒不可止,调遣锦衣卫将数十名言官活活打死在左顺门。 对了。 左顺门就是如今的会极门。 就在出了内阁后西边那道门。 不能闹得满朝不宁,也不能什么都不做。 几人思来想去,还是觉得先安抚一下作为首辅的高拱为好。 免得这位性烈如火的元辅,私下里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。 然而。 当高仪提出要去南熏坊高家酒楼吃饭,袁炜、赵贞吉、胡宗宪三人纷纷点头出声同意后。 高拱却是冷哼了一声。 “竖子不足与谋!” 似乎是要将最近压制的怒气一并发出一样,高拱声音撕裂的喊了一句。 袁炜几人脸色紧绷。 他们这时候也看不明白,这话到底是在说谁的。 是他们? 还是…… 皇帝本人? 但很快,高拱便从自己桌案下抽出来一份奏疏,摆在了自己面前。 随后他抬头看向屋里的四人。 “诸位。” 袁炜四人连忙正色。 高拱目光幽幽的说:“老夫这里刚好也有一份奏疏,近来披月书成,诸位可以一同看看,若是觉得没有问题,便都签了名呈送圣前吧。” 说完后,他将奏疏向前一推。 见高拱似乎是有备而来,高仪赶忙起身拿起那份奏疏,定睛一看,顿时满目骇然。 袁炜在旁皱起眉头:“子象,元辅要奏何事?” 高仪目光颤颤的回身看向袁炜,而后扭头看了高拱一眼,将奏疏送到了袁炜面前。 他这番举动,惹得赵贞吉和胡宗宪两人当即起身,走到袁炜身后。 不多时。 三人如同方才的高仪一样,一片惊骇。 “元辅!” “当真要这般做?” ………… 月票月票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