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徐阶又说:“这块地再有两月就能弄好,等来年,全都种上水稻,旁边那块地就种上红薯,这样明年就不愁吃的了。” 听着徐阶慢吞吞的计划着来年耕种的事情,张氏依旧是点头应着。 徐阶又说:“等家里鸡蛋攒够了,就送去给村头那家,这样明年开春用水的时候,咱们这块地也不会缺水。” 张氏开口回道:“您就放心吧,妾身和那边村里已经处的很熟了,断不会明年没水用。” 徐阶点了点头,似乎是终于放下心来。 他笑着指向一旁有沟渠路过的位置。 “今日在这边忙活,想着将靠近沟渠那一块杂草枯木清理干净,方便来年取水用,你猜老夫发现什么了?” 张氏很配合的面露惊讶和好奇:“您发现什么了?” “秋菜!”徐阶脸色认真,满是骄傲,肯定的说道:“一大片的秋菜,长得绿油油的,就等着你过来了,咱们一同挖回去,这两日便能吃上新鲜的炒野菜了。就算吃不完,也能腌了,冬日里取出来吃。” 张氏脸上露出惊喜,跟着已经起身的徐阶走了过去。 果然。 两人就看到靠近沟渠,原本被杂草灌木遮挡的区域,好大一片长势茁壮的野菜。 “老爷还真没说错!这么多秋菜,这可一个冬天都吃不完!” 张氏满脸的惊喜,已然是走到这一大片秋菜里去了。 徐阶笑而不语,跟随其后进入。 少顷。 这老夫老妻两人,便蹲在地上喜吟吟的挖起了野菜。 徐阶将锄头深入泥中而后翘起,便能将整颗野菜带着土连根挖起。张氏就在一旁将其捡起,轻轻的抖动着,将包裹着野菜根须的泥土抖开,然后便连根放入竹篮里。 菜根虽然口味略带些苦涩,却也格外脆嫩,后味回甘。 徐阶在前挖着,张氏便在后面捡着,俨然就是一对为口粮生机忙活,为即将到来的冬日做准备的寻常老农。 当一整片野菜几乎快要被挖光的时候。 沟渠上头荒地位置,一名半大小子穿着一件浆洗发白的并不合身的儒服走了过来。 “祖父,有信来了。” “是京里来的。” 徐阶抬起头,转身看过来,满脸的笑容:“是元春啊,祖祖这就来了,你先回去。” 徐元春应了一声,便转身离去。 看着孙子离去,徐阶的脸上露出一抹恍惚。 这是他大儿子的长子。 孙儿业已长大,可儿子却早已离世,魂断京中。 恍惚之后,徐阶提起锄头,从张氏手中接过竹篮套在锄头上,而后便挑在肩膀上。 “走吧,该回去了。” 张氏顺从的应了声。 两人搭着手爬上沟渠,刚走出荒地,就见一名身穿青袍的官员带着两名侍从等候在路边。 “阁……恩师忙完农活了?” 徐阶看向来人,点了点头。 那人又说道:“是京里来的信,李阁老遣人送来,说是务必要亲手交到恩师手上,也正因此,学生这才从衙门里带着人和信赶过来了。” 徐阶依旧只是点了点头,而后看向男人身后:“先回家再说。” 说罢,他便提起脚步。 在那人身后,在徐阶的前方。 这片雷州府城周围少有的山林下,一片占地极广的宅院,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包围着。 隐隐约约间,那红墙绿瓦、雕梁画栋的宅院,显得雅静无比。 徐阶在前,张氏紧随其后。 身为雷州府同知的男人,则是带着侍从姿态恭顺小心的跟在最后面。 等到了宅院旁。 徐阶也未从正门进入,而是从侧门走入。 进了院中,似乎是一片闲杂的院子,徐阶将锄头和竹篮放下,冲着张氏说了一声,看着张氏先行离去,徐阶才回头看向跟进来的雷州府同知。 他不开口,对方自然也不敢开口说话。 几人一路默默无声的向着宅院深处走去。 走了好一阵子,周围开始出现身段婀娜的侍女,还有看守各处的仆从。 等到了前院附近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