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随着高拱开口。 在场送行之人,便是如李春芳也面色郑重的拱手抱拳。 “待王师凯旋,设酒道旁贺将军!” “待王师凯旋,设酒道旁贺将军!” “待王师凯旋,设酒道旁贺将军!” 严绍庭微微一笑,马鞭轻轻一挥。 果不其然亲自去找朱载坖请旨随军,领三千龙虎军为中军营亲兵的龙虎大将军严鹄,则是手持长缨挑悬红旗,猛的向前挥舞。 “大军出征!” “出征!” “出征!” 官道轰鸣。 五万大军,静默开拔向前,漫长的辎重押在后营,扬起满天尘烟。 路旁的高拱等人,则是不曾躲避,只是静静的注视着大军远去。 等到军马尽被尘烟笼罩。 高拱这才幽幽一叹,而后双手叉腰,昂首挺胸,提振心气,侧目看向注视着他的三位国公。 高拱当着所有人的面沉声开口:“老夫虽对润物率军出征,多有担忧。但此番我朝大动干戈,是为驱逐鞑虏,收复故地河套,此乃军国社稷之事。老夫今日与诸位说明,只要老夫在朝一日,还是这内阁首辅,便决不允许有人暗中作梗,阻扰大军征讨不臣。凡有胆敢手脚者,老夫当上疏皇上,请以乱国之罪斩首!” 在场的兵部尚书杨博,则是紧随其后:“我已行文九边各镇,此次润物以征北大将军节制宣府、大同、山西、延绥、宁夏、固原六镇,凡征北大将军军令所至之处,若有不从,本部第一个问罪!” 三位国公和一众勋贵,脸色顿时缓和下来。 而李春芳等文官,亦是面色凝重的点着头。 高拱是因为位在首辅,大军出征无论如何都与他是有关系的,胜则相安无事,若败他也难逃其咎。 至于杨博就更简单了。 随着王崇古被定为此次大军唯二副将之一,晋党也就被绑在了严绍庭的战车上,由不得他不这么说。 眼看着大军渐行渐远。 众人也没有在这荒郊野外交谈的心思,各自上车回城。 而在官道上。 严绍庭也是格外冷静的御马前行。 他丝毫没有统御数万大军出征的喜悦,更没有因为自己此次得了征北大将军的名头而高兴,反倒是心神凝重。 军中将士们或许在畅想着征讨大胜,获封无数。 可他不光要思考如何和蒙古人厮杀取胜,还要想着如何减少明军的伤亡。 “哥……” “嗯!?” 掀开面甲的严鹄,面露尴尬,低头道:“大将军。” 严绍庭这才面色缓和:“说。” 严鹄拱手道:“适才戚将军前锋营来报,他们已加快行军速度,按计划今夜宿居庸关下,中军及辎重后营今日宿昌平北。” 严绍庭点点头嗯了声,没有再说更多。 按照军中惯例,正常的行军速度其实并不快,每天基本也就是走上六十里至九十里范围。 再快可能就要和后营辎重脱节,更会导致将士未战先竭。 戚继光的山字营现在是前锋营,需要一开始加快速度和中军拉开距离,始终保持在三十里左右的距离。而按照计划,等出了居庸关后,后营辎重还要减慢速度,和中军拉开十五里左右的距离。 而从京师到河套,大概要走上千里路程。 换算算下,这一次要赶到偏头关外,进入河套,就得花上二十日左右的时间。 若是辛爱黄台吉知道明军出征,而开始移动,转而攻打陕北、宁夏、甘肃等地,则大军还要延长行军时间。 而如今大军出征,蒙古人也必然会知道消息,与之做出变动。 或迎面与明军作战,或转道别处,将明军拖入漫长的行军之中,使得明军成为一支疲惫之师。 想到这些。 严绍庭便驱马贴近小雀儿,压着声音叮嘱道:“等出了边墙,没有军令,不可轻举妄动,一旦两军开战,更不能任性而为!” 他实在是怕这个一心想做万人敌的弟弟到时候杀上头了,带着他那支龙虎军深陷敌阵,或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大漠草原追杀敌军反被设伏。 严鹄则是绷紧脸皮,重重的点头:“将军放心!末将定然谨遵军令而行!” 严绍庭不确定的注视着弟弟:“当真?” “请将军放心!” ………… 月票月票 第(3/3)页